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新生报到日 这群 “红马甲” 成为迎新路上最暖的光

2025年09月14日  


月季花绽露芳颜,银杏叶轻晃枝头。道旁横幅舒展迎风,迎新帐篷整齐排列,校园内师生步履轻快、和乐融融。9 月 12 日,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迎来 2025 级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,他们为校园注入蓬勃朝气,空气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,处处洋溢着鲜活活力。

清晨七点,天刚微亮,来自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已身着统一服装,乘坐客车抵达南昌站迎新点。负责人提前细化工作分工,志愿者们迅速有序就位,有条不紊地开展举牌引导、横幅展示、新生对接、行李搬运等工作。印有“江西理工大学” 的接站牌与 “欢迎新同学” 的横幅醒目亮眼,让刚出站的新生能第一时间找到“组织”,驱散陌生与不安。



随着一列列列车到站,出站口的新生逐渐增多。志愿者们立刻上前,热情接过新生手中的行李,耐心解答关于报到流程、校园设施的疑问,细心引导新生及家长前往客运车停放点。他们在人群中来回穿梭,一趟又一趟协助搬运行李,引导大家有序登车。整个迎新过程忙而不乱、组织有序,在火车站与校园之间搭建起一条畅通高效的“迎新绿色通道”。

软件工程251 班的尧博宇是最早抵达南昌西站的新生之一。他难掩激动地说:“我是怀着好奇与期待来报到的,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上大学,特别想赶紧走进校园看看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志愿者学长学姐,他们特别热情有耐心,主动帮我提行李,这些周到的服务特别暖心,让我一下子就不紧张了。”

尧博宇的妈妈也满是欣慰:“看着孩子长大、考上大学,我既骄傲又放心。孩子第一次出远门,以后的生活、学习都要靠他自己,但我相信他能在大学里慢慢成长,提升自己,变得更优秀。也希望他能珍惜学习机会,好好努力,争取毕业后能考上研究生。”



迎新现场,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无疑是最靓丽的风景线。他们用一句句温情叮嘱温暖着每一位新生与家长,汗水浸湿了衣衫,却从未有过一句抱怨。智能建造241 班的符满分享道:“我大一报到时,就是学长学姐热情迎接我的,当时特别感动。现在我也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,‘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’,能帮到新生们,我觉得特别有意义。”

校园媒体部门的志愿者也积极投身迎新工作,用镜头记录温暖瞬间。能源与动力工程251 班的鲁欣负责本次志愿活动的拍摄,她笑着说:“能接触到这么多新同学,参与迎新拍摄特别荣幸。我拍到了家长对孩子的叮嘱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,还有新生之间好奇的交谈,这些画面让我想起去年刚入学的自己。真心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大学里学有所成,取得好成绩。”



九月的南昌依旧炎热,一整天的志愿服务下来,志愿者们早已汗流浃背,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41 班的谈浩却觉得 “一切都值得”。他说:“和所有志愿者一样,虽然累,但这段经历充实了我的生活,也让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。能为学校、为同学们出一份力,看着大家顺利报到,所有的疲惫都被驱散了,心里特别清爽。”

在迎新体系中,还有一群不可或缺的“中坚力量”——班助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31 班的戴磊就是其中一员,作为连续担任材控 241 班、251 班班助的 “老班长”,他从容值守在迎新接待点。虽不用像志愿者般奔波搬运,但他的工作同样关键:熟练核对新生信息、精准分发入学材料、耐心解答家长关于学业规划、生活安排的疑问,每个环节都处理得游刃有余,成为新生与学校之间的 “桥梁”。



下午五时,迎新的忙碌渐渐收尾。秋日微风拂过校园,带走了午后的闷热,却带不走弥漫在每个角落的“热度”—— 那是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热情,是新生眼中憧憬未来的炽热,是家长心中满含信任的温暖,更是江西理工大学代代相传的青春热度。2025 级新生的大学故事,已在这个云淡风轻却暖意浓浓的日子里,写下了满是温情的序章。(文/大学生新闻中心 编辑/张丽、陈浩  审核/饶振鹏)

上一条:南昌校区2025级新生开始军训 下一条: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黄志繁出席2025级新生家长见面会

关闭